解释成语“知必言,言必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必言,言必尽: 拼音:zhī bì yán,yán bì jì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言:说。凡有知道的,就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成语例子: 我们一直强调要做到知必言,言必尽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

解释成语“知人论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人论世: 拼音:zhī rén lùn shì成语简拼:zrls注音:ㄓㄧ ㄖㄣˊ ㄌㄨㄣˋ ㄕ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71836131280"); 成语繁体:知人論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人论事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鉴别人物的好坏 成语解释: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。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,议论世事

解释成语“知无不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无不为: 拼音:zhī wú bù wéi注音:ㄓㄧ ㄨˊ ㄅㄨˋ ㄨㄟˊ成语繁体:知無不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为:做。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,形容尽心竭力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公家之利,知无不为,忠也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秦观《任臣上》:“其人自以旷世遭

解释成语“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: 拼音:tiān zhī dì zhī,nǐ zhī wǒ zhī成语繁体:天知地知,妳知我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知地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发誓 成语解释: 天地间只有你我两人才知道这个秘密,不能对别人说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第二折:“你又青春,我又年少,则除是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,咱两个好歹

解释成语“行不知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行不知往: 拼音:xíng bù zhī wǎng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由自主、听人穿鼻反义词:独立自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行:走。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。指行动不能自主,只能听任自然摆布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故行不知往,处不知所持,食不知所味,天地之强阳气也,又胡可得而有邪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行”

解释成语“一叶知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叶知秋: 拼音:yī yè zhī qiū成语简拼:yyzq注音:ㄧ ㄧㄜˋ ㄓㄧ ㄑㄧㄡ发音:("xxzl.com.4080503029435"); 成语繁体:一葉知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微知著、落叶知秋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定语;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成语解释: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。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

解释成语“见微知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微知萌: 拼音:jiàn wēi zhī méng成语简拼:jwzm注音:ㄐㄧㄢˋ ㄨㄟ ㄓㄧ ㄇㄥˊ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2515684"); 成语繁体:見微知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微知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成语解释: 微:细微。萌:发生。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,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

解释成语“岁寒知松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岁寒知松柏: 拼音: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成语简拼:shzb发音:("xxzl.com.4080507349728"); 成语繁体:歲寒知鬆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寒冬腊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,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 子罕》:“岁寒,然后知

解释成语“深知灼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深知灼见: 拼音:shēn zhī zhuó jiàn成语简拼:szzj成语繁体:深知灼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真知灼见反义词:一孔之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评论人的看法 成语解释: 灼:明亮。深邃的知识,透彻的见解。 成语出处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5回:“幼闻义方,长读经传,崇正辟邪之志,愈坚愈定,时以灭除老佛为念,

解释成语“灼见真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灼见真知: 拼音:zhuó jiàn zhēn zhī成语简拼:zjzz注音:ㄓㄨㄛˊ ㄐㄧㄢˋ ㄓㄣ ㄓㄧ发音:("xxzl.com.4072336261122"); 成语繁体:灼見真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真知灼见、真知卓见反义词:一孔之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同“真知灼见”。正确透彻的见解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年幼无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年幼无知: 拼音:nián yòu wú zhī成语繁体:年幼無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年少无知反义词:少年老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懂事 成语解释: 年纪小,不懂事 成语出处: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78回:“太祖怜他年幼无知,因封为归命侯,赐以居第,在南京城里,随廷臣行礼朝谒。” 成语例子: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三章:“我那时

解释成语“知来藏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来藏往: 拼音:zhī lái cáng wǎng成语简拼:zlcw注音:ㄓㄧ ㄌㄞˊ ㄘㄤˊ ㄨㄤˇ发音:("xxzl.com.4080215073242"); 成语繁体:知來藏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指对未来有所预见,对已往心中了然。 成语出处: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龚

解释成语“知书明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书明理: 拼音:zhī shū míng lǐ注音:ㄓㄧ ㄕㄨ ㄇㄧㄥˊ ㄌㄧˇ成语繁体:知書明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书识礼、知书通礼、知书知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修养 成语解释: 有才学,懂礼仪 成语出处: 老舍《骆驼样子》:“仿佛谁都是混帐,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。” 成语例子: 萧克《浴血罗霄》第33章:“

解释成语“知音识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音识曲: 拼音:zhī yīn shí qǔ成语繁体:知音識麯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音谙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通晓音乐 成语出处: 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

解释成语“知书知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书知礼: 拼音:zhī shū zhī lǐ注音:ㄓㄧ ㄕㄨ ㄓㄧ ㄌㄧˇ成语繁体:知書知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书达礼、知书识礼、知书通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修养 成语解释: 有才学,懂礼仪 成语出处: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规奴》:“更羡他知书知礼,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

解释成语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: 拼音:ruò yào rén bù zhī,chú fēi jǐ mò wéi成语简拼:ryrw发音:("xxzl.com.4080441348666"); 成语繁体: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成语解释: 要想人家不知道,除非自

解释成语“知书识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书识字: 拼音:zhī shū shí zì注音:ㄓㄧ ㄕㄨ ㄕㄧˊ ㄗㄧˋ成语繁体:知書識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有文化修养 成语出处: 明·冯惟敏《朝天子·自遣》曲:“海翁,命穷,百不会,千无用。知书识字总成空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计左》:“你是个知书识字的人,难道‘

解释成语“知难而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难而进: 拼音:zhī nán ér jìn成语简拼:znej注音:ㄓㄧ ㄣㄢˊ ㄦˊ ㄐㄧㄣ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484211227"); 成语繁体:知難而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力争上游、再接再厉反义词:知难而退、畏葸不前、望而却步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指不怕困难;敢于迎着困难上。

解释成语“恬不知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恬不知羞: 拼音:tián bù zhī xiū成语简拼:tbzx注音:ㄊㄧㄢˊ ㄅㄨˋ ㄓㄧ ㄒㄧㄨ发音:("xxzl.com.40806054012386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恬不知耻、恬不知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要脸 成语解释: 见“恬不知耻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王韬《凇隐漫录·冯佩伯》:“特不解当时妇女,

解释成语“恬不知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恬不知愧: 拼音:tián bù zhī kuì成语简拼:tbzk注音:ㄊㄧㄢˊ ㄅㄨˋ ㄓㄧ ㄎㄨ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806023112191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恬不知羞、恬不知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要脸 成语解释: 见“恬不知耻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阎尔梅《房琯论》:“军法,大将失律者,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