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萦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萦策: 拼音:yíng cè 注音:ㄧㄥˊ ㄘㄜˋ 词语解释: 谓挥动马鞭,回旋如绕。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 济 ( 王济 )从骑有一马,絶难乘,少能骑者。 济 聊问叔( 王湛 ):‘好骑乘不?’曰:‘亦好尔。’ 济 又使骑难乘马,叔姿形既妙,回策如縈,名骑无以过之。 济 益叹其难测,非復一事。”后以“縈策”为典,谓夙有俊才,人所未识,而一旦显现。 宋 苏轼 《和王晋卿题李 词语 学习资料 -446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投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投策: 拼音:tóu cè 注音:ㄊㄡˊ ㄘㄜˋ 词语解释: (1).犹抽签。《慎子·威德》:“夫投钩以分财,投策以分马,非鉤策为均也,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,使得恶者不知所以怨,此所以塞愿望也。” (2).弃鞭。《公羊传·定公八年》:“诸 阳 之从者,车数十乘,至于 孟 衢。 临南 投策而坠之。 阳越 下取策, 临南 駷马而由乎 孟氏 。” 何休 注:“策,马捶也……恐 阳越 不听,故诈投策欲使下车 词语 学习资料 -41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宝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宝策: 拼音:bǎo cè 注音:ㄅㄠˇ ㄘㄜˋ 词语解释: 宝鼎神策。语本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黄帝 得宝鼎神策。”后以“宝策”象征天命或社稷。《宋书·朱龄石毛脩之等传论》:“然后可以变国情、愜民志,抚归运而膺宝策。”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神鼎将迁,宝策无主,实赖英圣,匡济艰危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宝” 的基本字义: 玉器,泛指珍贵的东西:~贝。~剑。~物。~藏(zàng )。国~。财~。珍 词语 学习资料 -39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还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还策: 拼音:hái cè 注音:ㄏㄞˊ ㄘㄜˋ 词语解释: (1).策杖而归。《南史·隐逸传上·褚伯玉》:“君当思遂其高步,成其羽化。望其还策之日,暂紆清尘,亦愿助为譬説。” (2).指还归时需带的手杖等行装。 唐 王维 《赠裴十迪》诗:“请君理还策,敢告将农时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还” 的基本字义: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:~乡。~俗。衣锦~乡。返老~童。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。~手。~击。以眼 词语 学习资料 -39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策学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策学: 拼音:cè xué 注音:ㄘㄜˋ ㄒㄩㄝˊ 词语解释: 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。《新唐书·薛登传》:“ 煬帝 始置进士等科,后生復相驰竞,赴速趋时,缉缀小文,名曰策学,不以指实为本,而以浮虚为贵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策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,头上有尖刺。 鞭打:~马。鞭~。 激励,促进:~动。~勉。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:简~。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:~命。~ 词语 学习资料 -362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得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得策: 拼音:de cè 注音:˙ㄉㄜ ㄘㄜˋ 词语解释: 谓谋略得当。 宋 司马光 《初到洛中书怀》诗:“早避喧烦真得策,未逢危辱好收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年》:“ 襄阳 居 江 淮 上流,乃 川 陕 襟喉之地,以 横 镇抚,诚为得策。” 毛泽东 《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》:“这就是短期内改编 藏 军和成立军政委员会是否可能和得策的问题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得” 的基本字义: 词语 学习资料 -355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游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游策: 拼音:yóu cè 注音:ㄧㄡˊ ㄘㄜˋ 词语解释: 游人用的竹杖。借指漫游。 清 方文 《送吴平露黔游》诗:“知君游策不辞远,曾去 粤 东西復返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游” 的基本字义: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:~泳。~水。 不固定:~资。~走。~牧。~行。~学(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)。~击。~弋。~离。~子(离家久居外乡的人)。 河流的一段:上~。中~。下~。 交往,来往:交~。 词语 学习资料 -342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遗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遗策: 拼音:yí cè 注音:ㄧˊ ㄘㄜˋ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遗筴 ”。亦作“ 遗筞 ”。 1.失策;失算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。” 成玄英 疏:“筭计前后钻之凡经七十二,筭计吉凶曾不失中。”《吕氏春秋·贵当》:“ 荆 有善相人者,所言无遗策。” 高诱 注:“遗,犹失也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虏 青犊 之兵,甚有秘计;烧 乌巢 之米,本无遗策。”《续 词语 学习资料 -33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散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散策: 拼音:sàn cè 注音:ㄙㄢˋ ㄘㄜˋ 词语解释: 拄杖散步。 唐 杜甫 《郑典设自施州归》诗:“北风吹瘴癘,羸老思散策。” 宋 杨万里 《乙酉社日偶题》诗:“也思散策郊行去,其奈缘溪路未乾。” 元 王恽 《西江月·大河凝冰蔽川而下与一二僚友登白楼俯观》词:“散策暂辞鳧吏,倚楼来听渔歌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散” 的基本字义: 分开,由聚集而分离:分~。解~。涣~。~落。~失。~逸。 分 词语 学习资料 -330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棰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棰策: 拼音:chuí cè 注音:ㄔㄨㄟˊ ㄘㄜˋ 词语解释: 鞭子。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无棰策之威,衔橛之备,虽 造父 不能以服马。”棰,一本作“ 捶 ”。 箠策:赶马的鞭杖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箠策繁用者,非致远之术也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衰制》:“夫法令者,人君之衔轡箠策也,而民者,君之舆马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棰” 的基本字义: 短木棍:“一尺之~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”。 词语 学习资料 -312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策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策籍: 拼音:cè jí 注音:ㄘㄜˋ ㄐㄧˊ 词语解释: 亦作“筴籍”。 策,简策;籍,簿籍。记言记事的簿册文书。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是故主画之,相守之,相画之,官守之,官画之,民役之,则又有符节、印璽、典法、筴籍,以相揆也。” 尹知章 注:“典法策籍,所以示之制也。”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是以言陈之日,必有策籍,结智者事发而验,结能者功见而谋成败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策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的 词语 学习资料 -24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乘策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乘策: 拼音:chéng cè 注音:ㄔㄥˊ ㄘㄜˋ 词语解释: 骑马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:“欲乘策兮纵迈,疾吾俗兮作谗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乘” 的基本字义: 骑,坐:~马。~车。~客。~警。 趁着,就着:~便。~机(趁着机会)。~势。~兴(xìng)。因利~便。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:~法。~幂(mì)。~数。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:大~。小~。上~。 含有“乘” 的词语: 词语 学习资料 -24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坐运筹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坐运筹策: 拼音:zuò yùn chóu cè成语简拼:zycc注音:ㄗㄨㄛˋ ㄧㄨㄣˋ ㄔㄡˊ ㄘㄜ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08469814"); 成语繁体:坐運籌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指坐在连连帐内策划军事方略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 项籍传》:“夫击轻锐,我不如公;坐运筹策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十年磨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十年磨剑: 拼音:shí nián mó jiàn成语简拼:snmj注音:ㄕㄧˊ ㄋㄧㄢˊ ㄇㄛˊ ㄐㄧㄢˋ成语繁体:十年磨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。 成语出处: 唐 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今日把似君,谁为不平事?” 成语例子: 清·朱彝尊《解珮令·自题词集》:“十年磨剑,五陵结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铁棒磨成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铁棒磨成针: 拼音: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成语简拼:tbmcz注音:ㄊㄧㄝ ˇ ㄅㄤˋ ㄇㄛˊ ㄔㄥˊ ㄓ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414017752"); 成语繁体:鐵棒磨成針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铁杵磨成针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比喻只要有恒心,有毅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磨杵成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磨杵成针: 拼音:mó chǔ chéng zhēn成语简拼:mccz注音:ㄇㄛˊ ㄔㄨˇ ㄔㄥˊ ㄓ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7401716476"); 成语繁体:磨杵成針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铁杵磨成针、功到自然成反义词: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把铁棒磨成了针。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铁杵磨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铁杵磨针: 拼音:tiě chǔ mó zhēn成语简拼:tcmz发音:("xxzl.com.4080509409880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铁杵磨成针、铁杵成针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成语出处: 明·郑之珍《目连救母·四·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;心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拼得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拼得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: 拼音:pīn dé gōng fū shēn,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铁杵:铁棒槌。只要肯花大功夫,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。比喻只要肯花力气,事情一定能成功 成语出处: 元·虞韶《日记故事》:“道逢一老妪,磨铁杵。白问:‘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: 拼音: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,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成语简拼:zygfstcmcz注音:ㄓㄧˇ ㄧㄠˋ ㄍㄨㄙ ㄈㄨ ㄕㄣ ,ㄊㄧㄝ ˇ ㄔㄨˇ ㄇㄛˊ ㄔㄥˊ ㄓ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444408870"); 成语繁体:隻要工夫深,鐵杵磨成針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切磨箴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切磨箴规: 拼音:qiè mó zhēn gu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箴规磨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互相帮助 成语解释: 切:切磋;箴规:规谏,劝戒。互相批评,互相帮助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交友投分,切磨箴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切” 的基本字义: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:~菜。~除。~磋(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,引申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