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旰食之劳”的意思、解释

旰食之劳: 拼音:gàn shí zhī láo成语简拼:gszl发音:("2011040806113212818"); 成语繁体:旰食之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天色已晚才吃饭。形容勤于政事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郭璞传》:“不然,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,崩震薄蚀之变,狂狡蠹戾之妖,以益陛下旰食

成语“犬马之命”的意思、解释

犬马之命: 拼音:quǎn mǎ zhī mìng成语繁体:犬馬之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自命 成语解释: 命:生命。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歆传》:“臣备位宰相,老病日笃,犬马之命将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犬” 的基本字义: 狗:猎~。警~。~马之劳。~牙交错。~子(谦辞,对人称自

成语“他山之攻”的意思、解释

他山之攻: 拼音:tā shān zhī gō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他山之石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可以借鉴的东西 成语解释: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藏夜光于嵩岫,不受他山之攻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陈翰《与薛蒻园》:“章侯诗,谨为校阅,不无窜改

成语“江汉之珠”的意思、解释

江汉之珠: 拼音:jiāng hàn zhī zh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贵重物品 成语解释: 江汉:长江和汉水。江汉一带所产的珍珠。形容贵重之物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揆度》:“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,北用禺氏之玉,南用江汉之珠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江” 的基本字义: 大河的通称:~山。~河。~天。~干(gā

成语“弄瓦之庆”的意思、解释

弄瓦之庆: 拼音:nòng wǎ zhī qìng成语繁体:弄瓦之慶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弄瓦之喜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祝贺人家生女孩 成语解释: 瓦:古代妇女纺织用的纺砖;弄瓦:古人把纺瓦给女孩玩,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。祝贺人家生女孩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,载衣之裼,载弄之瓦。”英语翻译:the ple

成语“秦晋之盟”的意思、解释

秦晋之盟: 拼音:qín jìn zhī méng注音: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ㄧ ㄇㄥˊ成语繁体:秦晉之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秦晋之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泛指两家联姻 成语解释: 春秋时,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2卷:“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,与娘子续秦晋之盟,岂不美乎!” 成语例子: 清

成语“蛇雀之报”的意思、解释

蛇雀之报: 拼音:shé què zhī bào注音:ㄕㄜˊ ㄑㄩㄝˋ ㄓㄧ ㄅㄠˋ成语繁体:虵雀之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蛇珠雀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报:报答。指大蛇衔明珠、黄雀衔白环报恩 成语出处: 宋·欧阳修《序》:“曾不闻吐珠衔环,效蛇雀之报。”成语故事:传说隋侯外出时,看见一条大蛇受伤从中间断开,他给蛇

成语“一狐之腋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狐之腋: 拼音:yī hú zhī yè成语简拼:yhzy注音:ㄧ ㄏㄨˊ ㄓㄧ ㄧㄜˋ发音:("2011040806340513579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狐之掖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少量而珍贵的东西 成语解释: 腋:指狐狸腋下的皮毛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。比喻珍贵的东西。 成语出处: 汉 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

成语“倒悬之危”的意思、解释

倒悬之危: 拼音:dào xuán zhī wēi成语简拼:dxzw发音:("2011040806362513750"); 成语繁体:倒懸之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倒悬之急、倒悬之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比喻处境极端艰难 成语解释: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 成语出处: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

成语“若敖之鬼”的意思、解释

若敖之鬼: 拼音:ruò áo zhī guǐ成语简拼:razg发音:("2011040806451114367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若敖: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。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。比喻没有后代,无人祭祀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 宣公四年》:“鬼犹求食,若敖氏之鬼,不其馁尔?”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楚国若

成语“付之流水”的意思、解释

付之流水: 拼音:fù zhī liú shu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付之东流、付诸东流、付之逝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前功尽弃 成语解释: 付:交给;之:它。扔在流水里冲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0回:“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,因此付之流水。” 成语例子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

成语“售胝足之药”的意思、解释

售胝足之药: 拼音:shòu zhī zú zhī yào成语繁体:售胝足之藥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卖狗皮膏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卖狗皮膏药 成语解释: 胝:手掌或脚掌上的老茧。指卖狗皮膏药骗人 成语出处: 《厅史》:“昔人有以胝足之药售于市者,辄揭扁于门曰:‘供御。’”成语故事:从前有人在市场上卖治脚茧药,在门上挂“供御”的招牌,人们讥笑他不诚

成语“言之凿凿”的意思、解释

言之凿凿: 拼音:yán zhī zuò zuò成语简拼:yzzz注音:ㄧㄢˊ ㄓㄧ ㄗㄠˊ ㄗㄠˊ发音:("201104080401376910"); 成语繁体:言之鑿鑿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千真万确、无庸置疑、铁证如山反义词:捕风捉影、空中楼阁、水中捞月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形容说话有根有据 成语解释: 凿凿:确实。话说

成语“死无葬身之地”的意思、解释

死无葬身之地: 拼音: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成语简拼:swzsz注音:ㄙㄧˇ ㄨˊ ㄗㄤˋ ㄕㄣ ㄓㄧ ㄉㄧˋ发音:("201104080443388798"); 成语繁体:死無奘身之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死无葬身之所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。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。 成

成语“计无所之”的意思、解释

计无所之: 拼音:jì wú suǒ zhī成语简拼:jwsz发音:("2011040805171910226"); 成语繁体:計無所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计无所出、计无由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想不出什么办法 成语解释: 犹言计无所出。 成语出处: 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“子仙等困蹙,计无所之,乞输郢城,身还就景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计” 的基

成语“末如之何”的意思、解释

末如之何: 拼音:mò rú zhī hé成语简拼:mrzh注音:ㄇㄛˋ ㄖㄨˊ ㄓㄧ ㄏㄜˊ发音:("2011040805182710312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言无法对付,莫可奈何。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塞难》:“吾所以不能默者,冀夫可上可下者,可引致耳。其不移者,古人已末如之何也。” 成语例子:

成语“存亡危急之秋”的意思、解释

存亡危急之秋: 拼音:cún wáng wēi jí zhī qiū成语繁体:存亡危急之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关键时刻 成语解释: 指生存、灭亡、危险、紧急的关键时刻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》:“在存亡危急之秋,更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,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,力谋团结,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。” 成语分

成语“杀生之权”的意思、解释

杀生之权: 拼音:shā shēng zhī quán成语繁体:殺生之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杀生之柄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杀:杀戮;生:生存。执掌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游侠传》:“以匹夫之细,窃杀生之权,其罪已不容于诛矣。”英语翻译:have somebody completely in one

成语“松筠之节”的意思、解释

松筠之节: 拼音:sōng jūn zhī jié成语简拼:sjzj注音:ㄙㄨㄙ ㄧㄨㄣˊ ㄓㄧ ㄐㄧㄝ ˊ发音:("2011040805434710916"); 成语繁体:鬆筠之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人的气节 成语解释: 松与竹材质坚韧,岁寒不凋,因以“松筠之节”比喻坚贞的节操。筠,竹。 成语出处: 唐·魏征《隋书·柳

成语“涓滴之劳”的意思、解释

涓滴之劳: 拼音:juān dī zhī láo成语简拼:jdzl发音:("2011040805455611039"); 成语繁体:涓滴之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尺寸之功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很小的一点功劳 成语解释: 涓:细流;滴:水珠。很小的一点功劳。 成语出处: 唐 李世民《赐刘洎自尽诏》:“刘洎出自闾武,言行罕称,于国无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