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见财起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财起意: 拼音:jiàn cái qǐ yì成语简拼:jcqy注音:ㄐㄧㄢˋ ㄘㄞˊ ㄑㄧˇ 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0415660"); 成语繁体:見財起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钱眼开反义词:路不拾遗、拾金不昧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见了财物;顿生歹意。 成语出处: 元 《京本通俗小说

解释成语“见鞍思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鞍思马: 拼音:jiàn ān sī mǎ成语简拼:jasm注音:ㄐㄧㄢˋ ㄢ ㄙㄧ ㄇㄚˇ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2815687"); 成语繁体:見鞍思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睹物思人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触类相思 成语解释: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。 成语出处: 明 汤显祖《紫钗记

解释成语“知命不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命不忧: 拼音:zhī mìng bù yōu成语简拼:zmby注音:ㄓㄧ ㄇㄧㄥˋ ㄅㄨˋ ㄧㄡ发音:("xxzl.com.40807274515840"); 成语繁体:知命不憂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宾语;指识天命者无忧虑 成语解释: 识天命者无忧虑。 成语出处: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乐天知命,故不忧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举十知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举十知九: 拼音:jǔ shí zhī jiǔ成语简拼:jszj发音:("xxzl.com.40807284715909"); 成语繁体:舉十知九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学识 成语解释: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 成语出处: 唐 张说《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》:“圣人之所志,闻一而反三;君

解释成语“开口见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开口见胆: 拼音:kāi kǒu jiàn dǎn成语简拼:kkjd注音:ㄎㄞ ㄎㄡˇ ㄐㄧㄢˋ ㄉㄢˇ发音:("xxzl.com.4072038545784"); 成语繁体:開口見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开口见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说话直爽 成语解释: 见“开口见心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宗绍《无门关·赵州洗钵》:“赵州开口见

解释成语“谬托知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谬托知己: 拼音:miù tuō zhī jǐ成语简拼:mtzj注音:ㄇㄧㄨˋ ㄊㄨㄛ ㄓㄧ ㄐㄧˇ发音:("xxzl.com.4072056196248"); 成语繁体:謬托知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谓假托为知心朋友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2回:“有班谬托知己的朋友,天天在

解释成语“识礼知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礼知书: 拼音:shí lǐ zhī shū成语简拼:slzs注音:ㄕㄧˊ ㄌㄧˇ ㄓㄧ ㄕㄨ成语繁体:識禮知書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知书识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懂得礼仪,熟知诗书。 成语出处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8回:“此乃罪臣家属,寂没入官,姓木名难儿,温柔贤淑,识礼知书,兼通数学。”英语翻译:b

解释成语“识微见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微见远: 拼音:shí wēi jiàn yuǎn成语简拼:swjy注音:ㄕㄧˊ ㄨㄟ ㄐㄧㄢˋ ㄧㄨㄢˇ成语繁体:識微見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识微见几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。 成语出处: 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11卷:“是时海禁初开,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肤见谫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肤见谫识: 拼音:fū jiàn jiǎn shí成语简拼:fjjs发音:("xxzl.com.4072344331296"); 成语繁体:膚見谫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孔之见、门户之见反义词:远见卓识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等 成语解释: 浅陋的见识。 成语出处: 明 李东阳《〈琼台吟稿〉序》;“彼肤见谫识,管窥蠡测

解释成语“浅闻小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浅闻小见: 拼音:qiǎn wén xiǎo jiàn成语繁体:淺聞小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等 成语解释: 闻:见识。学问浅薄,见解不高 成语出处: 明·王守仁《尊经阁记》:“习训诂,传记诵,没溺于浅闻小见,以涂天下之耳目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浅” 的基本字义: 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,与深相

解释成语“达权知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达权知变: 拼音:dá quán zhī biàn成语简拼:dqzb发音:("xxzl.com.4080133592220"); 成语繁体:達権知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达权通变反义词:墨守成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灵活 成语解释: 指不死守常规,根据实际情况,随机应变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一卷:“主四方之事的,顶寇束带

解释成语“见小暗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小暗大: 拼音:jiàn xiǎo àn dà成语简拼:jxad注音:ㄐㄧㄢˋ ㄒㄧㄠˇ ㄢˋ ㄉㄚ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22165965"); 成语繁体:見小暗大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指小事清楚,大事糊涂。 成语出处: 《孔子家语 五仪解》:“而不知所务,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,此则庸人也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知小言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小言大: 拼音:zhì xiǎo yán dà注音:ㄓㄧˋ ㄒㄧㄠˇ ㄧㄢˊ ㄉㄚ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智小言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知:通“智”。聪明才智不济,说话口气却很大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李道宗传》:“侯君集破高昌还,颇怨望。道宗尝从容奏言:‘君集知小言大,且为戎首。’……既而君集反,帝笑曰:‘如公素揣。’”

解释成语“知义多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义多情: 拼音:zhī yì duō qí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义:情义。懂得情义,富于感情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谁知爱势贪财的父母,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,闻得退了前夫,另许李门,他使一条汗巾悄悄的寻了自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

解释成语“目不忍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不忍见: 拼音:mù bù rěn jiàn成语简拼:mbrj注音:ㄇㄨˋ ㄅㄨˋ ㄖㄣˇ ㄐㄧ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80405237176"); 成语繁体:目不忍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目不忍视反义词:赏心悦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情景很凄惨 成语解释: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广

解释成语“情见于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情见于色: 拼音:qíng jiàn yú sè成语简拼:qjys注音:ㄑㄧㄥˊ ㄒㄧㄢˋ ㄧㄩˊ ㄙㄜˋ发音:("xxzl.com.4080409407494"); 成语繁体:情見于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喜形于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表情 成语解释: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。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生

解释成语“达人知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达人知命: 拼音:dá rén zhī mìng成语简拼:drzm发音:("xxzl.com.4080423547910"); 成语繁体:達人知命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安于命运 成语解释: 达人:通达事理的人。指心胸豁达的人,安于命运。 成语出处: 唐·王勃《滕五阁序》:“君子安贫,达人知命。” 成语例子: 妾闻君子见几,达人知命。(

解释成语“言者弗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言者弗知: 拼音:yán zhě fú zhī成语简拼:yzfz注音:ㄧㄢˊ ㄓㄜˇ ㄈㄨˊ ㄓㄧ发音:("xxzl.com.4080433398564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言者不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言者不知”。 成语出处: 《老子》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河上公注:“知者贵行不贵言也。驷不及舌,多言多患。”

解释成语“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: 拼音: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,zhuō zéi jiàn zā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奸捉双,捉贼捉赃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解释: 奸:通奸。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,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。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自

解释成语“知无不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无不言: 拼音:zhī wú bù yán成语简拼:zwby注音:ㄓㄧ ㄨˊ ㄅㄨˋ ㄧ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02439412"); 成语繁体:知無不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畅所欲言反义词:默不做声、吞吞吐吐、闪烁其辞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(言:说话)。形容发表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