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信不由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信不由衷: 拼音:xìn bù yóu zhō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信:诚实;衷:内心。诚实不是出于内心。比喻假意敷衍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信不由衷,质无益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信” 的基本字义: 诚实,不欺骗:~用。~守。~物。~货。~誓旦旦。 不怀疑,认为可靠:~任。~托

解释成语“倾吐衷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倾吐衷肠: 拼音:qīng tǔ zhōng cháng注音:ㄑㄧㄥ ㄊㄨˇ ㄓㄨㄙ ㄔㄤˊ成语繁体:傾吐衷腸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倾心吐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倾诉 成语解释: 完全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思想或心理状态 成语例子: 她很想跟你倾吐衷肠英语翻译:breathing out his soul俄语翻译:изливáть

解释成语“无动于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动于衷: 拼音:wú dòng yú zhōng成语简拼:wdyz注音:ㄨˊ ㄉㄨㄙˋ ㄧㄩˊ ㄓㄨㄙ发音:("xxzl.com.40805431910881"); 成语繁体:無動于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无动于中、不动声色、麻木不仁反义词:感人肺腑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衷:内心。丝毫没有触动内心。形容对应该

解释成语“莫衷壹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莫衷壹是: 拼音:mò zhōng yī sh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莫衷一是、没衷一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莫:不,还是;衷:折衷,断定;是:对。不知哪个是正确。形容意见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 成语出处: 孙中山《社会主义之演讲》:“主张个人主义者,莫不反对社会主义,主张社会主义者,又莫不反对个人主义,聚讼纷纭,莫衷壹是。”英

解释成语“言不由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言不由衷: 拼音:yán bù yóu zhōng成语简拼:ybyz注音:ㄧㄢˊ ㄅㄨˋ ㄧㄡˊ ㄓㄨㄙ发音:("xxzl.com.4080352376319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言行不一、口是心非、口蜜腹剑反义词:由衷之言、言之有信、出自肺腑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从内心发

解释成语“合衷共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合衷共济: 拼音:hé zhōng gòng jì成语简拼:hzgj注音:ㄏㄜˊ ㄓㄨㄙ ㄍㄨㄙˋ ㄐ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72027225364"); 成语繁体:合衷共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和衷共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比喻同心协力 成语解释: 犹言同心协力。 成语出处: 谢彬《民国政党史》第四节:“进步党亦

解释成语“礼先壹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礼先壹饭: 拼音:lǐ xiān yī fàn成语简拼:lxyf注音:ㄌㄧˇ ㄒㄧㄢ ㄧ ㄈ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72044586016"); 成语繁体:禮先壹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礼先一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谓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。壹饭,犹言一顿饭,喻指极短的时间。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句践

解释成语“由衷之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由衷之言: 拼音:yóu zhōng zhī yán成语简拼:yzzy发音:("xxzl.com.40805494911303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真心实话、心直口快反义词:言不由衷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指出自内心的话 成语解释: 衷:指内心;本心。出自内心的话。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;以求得对方的理解、谅解

解释成语“不壹而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壹而足: 拼音:bù yī ér zú成语简拼:byez注音:ㄅㄨˋ ㄧ ㄦˊ ㄗㄨ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594011973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一而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分句;用于句尾 成语解释: 见“不一而足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御使大夫财禹、博士匡衡以为《春秋》之义‘许夷狄者,不壹而足

解释成语“壹倡三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壹倡三叹: 拼音:yī chàng sān tàn成语简拼:ycst注音:ㄧ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23276057"); 成语繁体:壹倡三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倡三叹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 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

解释成语“天诱其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诱其衷: 拼音:tiān yòu qí zhōng成语简拼:tyqz注音:ㄊㄧㄢ ㄧㄡˋ ㄑㄧˊ ㄓㄨㄙ发音:("xxzl.com.4080432518505"); 成语繁体:天誘其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上天开导其心意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天祸卫国,君臣不协,以及此忧也。

解释成语“不壹而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壹而三: 拼音:bù yī ér sān成语简拼:byes注音:ㄅㄨˋ ㄧ ㄦˊ ㄙㄢ发音:("xxzl.com.40806360413724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几次三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多次 成语解释: 指再三;多次。 成语出处: 《孔子家语 弟子行》:“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。适鲁,见孔子曰:‘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,不壹而三

解释成语“抟心壹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抟心壹志: 拼音:tuán xīn yī zhì成语简拼:txyz注音:ㄊㄨㄢˊ ㄒㄧㄣ ㄧ ㄓ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08344927"); 成语繁体:摶心壹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抟心揖志、专心致志、专心一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聚精会神 成语解释: 见“抟心揖志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曾国藩《湘乡县宾兴堂记》:“入无仰事

解释成语“壹败涂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壹败涂地: 拼音:yī bài tú dì成语简拼:ybtd注音:ㄧ ㄅㄞˋ ㄊㄨˊ ㄉ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6453714400"); 成语繁体:壹敗涂地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败涂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彻底失败 成语解释: 指彻底失败,不可收拾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壹败涂

解释成语“戮力壹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戮力壹心: 拼音:lù lì yī xīn成语简拼:llyx注音:ㄌㄨˋ ㄌㄧˋ ㄧ ㄒㄧ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301024513"); 成语繁体:剹力壹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戮力一心、戮力齐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解释: 见“戮力同心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臧昭伯率从者将盟,载书曰:‘戮力壹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