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一虎难敌众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虎难敌众犬: 拼音:yī hǔ nán dí zhòng quǎ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寡不敌众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。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,但打不过对方人多 成语例子: 所谓一虎难敌众犬,我们还是忍一忍吧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

解释成语“众口交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口交荐: 拼音:zhòng kǒu jiāo ji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交:俱,共。许多人一致推荐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玄宗见众口交荐李白之才,便传旨赠李白以五品冠带朝见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众” 的基本字义: 许多:与寡相对:~人。~多。~矢之的。芸芸~生。

解释成语“与众不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与众不同: 拼音:yǔ zhòng bù tóng成语简拼:yzbt注音:ㄧㄩˇ ㄓㄨㄙˋ ㄅㄨˋ ㄊㄨㄙ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485011236"); 成语繁体:與衆不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异乎寻常、独出心裁、独具匠心反义词:司空见惯、平淡无奇、习以为常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出色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气急败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气急败坏: 拼音:qì jí bài huài成语简拼:qjbh注音:ㄑㄧˋ ㄐㄧˊ ㄅㄞˋ ㄏㄨㄞ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401216471"); 成语繁体:氣急敗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恼羞成怒、暴跳如雷反义词:平心静气、心平气和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上气不接下气;狼狈不堪;慌张

解释成语“众毁所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毁所归: 拼音:zhòng huǐ suǒ guī成语繁体:衆毁所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毁:毁谤。众人的毁谤归在一起。形容被大家所不齿 成语出处: 汉·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籴贱贩贵,逐什一之利,此贾竖之事,污辱之处,恽亲行之。下流之人,众毁所归,不寒而栗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众” 的基本字义: 许多:与寡

解释成语“众寡难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寡难敌: 拼音:zhòng guǎ nán d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众寡不敌、众少不敌、众寡莫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力量悬殊 成语解释: 寡:少。少数敌不过多数 成语出处: 明·沈孚《千金记·抬集》:“选下精兵八千,远渡江东,诚恐众寡难敌,为此又行出榜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众” 的基本字义: 许多:与寡相对:~人。~多。~

解释成语“芸芸众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芸芸众生: 拼音:yún yún zhòng shēng成语简拼:yyzs注音:ㄧㄨㄣˊ ㄧㄨㄣˊ ㄓㄨㄙˋ ㄕ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5412710752"); 成语繁体:芸芸衆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绸人广众、凡夫俗子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佛家语;指世间众多的生灵。后多指世上大群无

解释成语“众难群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难群疑: 拼音:zhòng nán qún yí成语简拼:znqy注音:ㄓㄨㄙˋ ㄣㄢˊ ㄑㄩㄣˊ ㄧˊ发音:("xxzl.com.4080318465706"); 成语繁体:衆難羣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众人心中都有疑难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群疑满腹,众难塞胸。” 成语例子: 清

解释成语“众楚群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楚群咻: 拼音:zhòng chǔ qún xiū成语简拼:zcqx注音:ㄓㄨㄙˋ ㄔㄨˇ ㄑㄩㄣˊ ㄒㄧㄨ发音:("xxzl.com.40806454614411"); 成语繁体:衆楚羣咻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。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一齐人傅之,众

解释成语“众目所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目所归: 拼音:zhòng mu suǒ guī成语繁体:衆目所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归:归附,趋向。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一处。形容一致赞赏 成语出处: 《宣和画谱·道释·辛澄》:“澄尝于蜀中大圣寺画僧伽及诸变相,士女倾城邑往观焉,……兹乃众目所归,不待较而可得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众” 的基本字义: 许多:

解释成语“以寡敌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寡敌众: 拼音:yǐ guǎ dí zhò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半击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用少数人抵敌众多的人 成语出处: 《金史·吾扎忽传》:“吾扎忽性聪敏,有才智,善用军,常出敌之不意,故能以寡敌众。”英语翻译:put the few against the many俄语翻译:малым

解释成语“百鬼众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鬼众魅: 拼音:bǎi guǐ zhòng mèi成语简拼:bgzm注音:ㄅㄞˇ ㄍㄨㄟˇ ㄓㄨㄙˋ ㄇ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7181035239"); 成语繁体:百鬼衆鬽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妖魔鬼怪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坏人 成语解释: 各种妖魔鬼怪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 方术传下 解奴辜》:“章帝时有

解释成语“众说纷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说纷纭: 拼音:zhòng shuō fēn yún成语简拼:zsfy注音:ㄓㄨㄙˋ ㄕㄨㄛ ㄈㄣ ㄧㄨㄣˊ发音:("xxzl.com.4080358216681"); 成语繁体:衆説紛紜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议论纷纷、言人人殊、各抒己见反义词:众口一词、异口同声、千篇一律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常与莫衷一是连用 成语解释: 纷纭

解释成语“众口一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口一词: 拼音:zhòng kǒu yī cí成语简拼:zkyc注音:ㄓㄨㄙˋ ㄎㄡˇ ㄧ ㄘㄧˊ发音:("xxzl.com.4080351526264"); 成语繁体:衆口一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异口同声反义词:众说纷纭、言人人殊、莫衷一是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;指说法一致 成语解释: 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众少不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少不敌: 拼音:zhòng shǎo bù d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众寡不敌、众寡难敌、众寡莫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力量悬殊 成语解释: 少数敌不过多数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李特传》:“连战二日,众少不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众” 的基本字义: 许多:与寡相对:~人。~多。~矢之的。芸芸~生。 许多人:大~。群~。民~。~口铄金。~目睽睽。

解释成语“众口销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口销铄: 拼音:zhòng kǒu xiāo shu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舆论力量大,连金属都能熔化。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语例子: 这是众口销铄的事,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众” 的基本字义: 许多:与寡相对:~人。~多。~矢之的。芸芸~生。 许多人:大~。群~

解释成语“伤财劳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伤财劳众: 拼音:shāng cái láo zhò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劳民伤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无益的劳动 成语解释: 伤:耗费;劳:病。既使人劳苦,又浪费钱财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0回:“毕竟鳅船难取胜,伤财劳众枉徒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伤” 的基本字义: 受损坏的地方:工~。~痕。 损害:

解释成语“众口烁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口烁金: 拼音:zhòng kǒu shuò jī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众口铄金、众口销金、众口销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舆论力量大,连金属都能熔化。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: 汉·荀悦《汉纪·景帝纪》:“众口烁金,积毁销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众” 的基本字义: 许多:与寡相对:~人。~多

解释成语“地广人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地广人众: 拼音:dì guǎng rén zhòng成语繁体:地廣人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广土众民、地广民众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土地广阔,人民众多 成语解释: 指土地广阔,人民众多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》:“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,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、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有负众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负众望: 拼音:yǒu fù zhòng wàng成语简拼:yfzw注音:ㄧㄡˇ ㄈㄨˋ ㄓㄨㄙˋ ㄨㄤ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031414555"); 成语繁体:有負衆朢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辜负众人的期望。 成语例子: 我没能完成任务,真是有负众望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有” 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