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附耳低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附耳低语: 拼音:fù ěr dī yǔ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附耳低言、附耳密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成语解释: 附:贴近。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。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成语出处: 茅盾《幻灭》:“抱素向李克走进一步,附耳低语道……”英语翻译:put one's mouth to somebody's ear an

解释成语“面红过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面红过耳: 拼音:miàn hóng guò ěr成语繁体:靣紅過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面红耳热、面红耳赤、面红颈赤 成语用法: 作状语、定语;用于激动、发怒 成语解释: 形容因激动、窘迫、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,眼观鼻、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。” 成语例子: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而他的嘴

解释成语“信不由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信不由衷: 拼音:xìn bù yóu zhō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信:诚实;衷:内心。诚实不是出于内心。比喻假意敷衍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信不由衷,质无益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信” 的基本字义: 诚实,不欺骗:~用。~守。~物。~货。~誓旦旦。 不怀疑,认为可靠:~任。~托

解释成语“洗耳恭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洗耳恭听: 拼音:xǐ ěr gōng tīng成语简拼:xegt注音:ㄒㄧˇ ㄦˇ ㄍㄨㄙ ㄊㄧ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7270215788"); 成语繁体:洗耳恭聽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倾耳细听反义词:充耳不闻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讽刺或诙谐语 成语解释: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

解释成语“属人耳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属人耳目: 拼音:shǔ rén ěr mù成语简拼:srem成语繁体:屬人耳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引人注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属:集中在一点。指引人注意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师有功,国人喜以逆之,先入,必属耳目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属” 的基本字义: 同一家族的:亲~。眷~。烈~。 类

解释成语“笑骂由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笑骂由人: 拼音:xiào mà yóu ré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笑骂从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任由人们去耻笑辱骂 成语出处: 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·假虎威古玩流殃》:“笑骂由人,只图一时快意。”英语翻译:Let him ridicule and scold.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笑” 的基本字义: 露出愉

解释成语“自由放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由放任: 拼音:zì yóu fàng rèn成语简拼:zyfr发音:("xxzl.com.40805480511187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自由泛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听其自然 成语解释: 不加约束,任它自由发展。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反对自由主义》:“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,只有自由放任。” 成语例子: 张平《抉

解释成语“震耳欲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震耳欲聋: 拼音:zhèn ěr yù lóng成语简拼:zeyl注音:ㄓㄣˋ ㄦˇ ㄧㄩˋ ㄌㄨㄙ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02259392"); 成语繁体:震耳慾聾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振聋发聩反义词:万籁无声、万籁俱寂 成语用法: 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声音很大 成语解释: 耳朵都要振聋了。形容很大;特别响。

解释成语“以耳代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耳代目: 拼音:yǐ ěr dài mù成语简拼:yedm注音:ㄧˇ ㄦˇ ㄉㄞˋ ㄇ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490011248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以耳为目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。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,光听信别人说的。 成语出处: 臧克家《以耳代目之类》:

解释成语“由浅入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由浅入深: 拼音:yóu qiǎn rù shēn成语简拼:yqrs发音:("xxzl.com.40807235015576"); 成语繁体:由淺入深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深入浅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逐渐深入 成语解释: 从浅到深。 成语出处: 清 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四:“夫诗之章法起句,必切本题,且由纲及目,由浅入深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法不传六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法不传六耳: 拼音:fǎ bù chuán liù ěr成语简拼:fbcle注音:ㄈㄚˇ ㄅㄨˋ ㄔㄨㄢˊ ㄌㄧㄨˋ ㄦˇ发音:("xxzl.com.4080434418640"); 成语繁体:灋不傳六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指极端秘密,不能让第三者知道。 成语出处: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话可法不传六耳

解释成语“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: 拼音:yǎn guān sì chù,ěr tīng bā fāng成语简拼:ygsce注音:ㄧㄢˇ ㄍㄨㄢ ㄙㄧˋ ㄔㄨˋ ,ㄦˇ ㄊㄧㄥ ㄅㄚ ㄈㄤ发音:("xxzl.com.4080455129212"); 成语繁体:眼觀四處,耳聽八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定语、分句;含褒义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掩耳盗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掩耳盗钟: 拼音:yǎn ěr dào zhōng成语简拼:yedz注音:ㄧㄢˇ ㄦˇ ㄉㄠˋ ㄓㄨㄙ发音:("xxzl.com.40806074212537"); 成语繁体:掩耳盗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掩耳盗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自欺欺人 成语解释: 亦作“掩耳盗锺”。捂住耳朵偷钟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语出《吕氏春秋·自

解释成语“由小见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由小见大: 拼音:yóu xiǎo jiàn d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以小见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看问题等 成语解释: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,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,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成语出处: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编村史》:“作自我教育的‘村史’,这却是破天荒的创造。联想所及,由小见大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由” 的

解释成语“弭耳受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弭耳受教: 拼音:mǐ ěr shòu jià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非常驯服 成语解释: 弭耳:温驯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听话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且等我收伏了这个贯索奴,作个引线,不怕那条孽龙不弭耳受教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弭” 的基本字义: 平息,停止,消除:~除。~谤(止息诽谤)。~患。~兵(

解释成语“不绝于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绝于耳: 拼音:bù jué yú ěr成语简拼:bjye发音:("xxzl.com.40805564411762"); 成语繁体:不絶于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余音绕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声音 成语解释: 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 成语出处: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” 成语例子: 这是台下

解释成语“耳报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报神: 拼音:ě bào shén成语简拼:ebs注音:ㄦˇ ㄅㄠˋ ㄕㄣˊ发音:("xxzl.com.40806004412058"); 成语繁体:耳報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。 成语出处: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一回:“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幺快。” 成语例子: 艾煊《大江

解释成语“遮掩耳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遮掩耳目: 拼音:zhē yǎn ěr mù成语简拼:zyem注音:ㄓㄜ ㄧㄢˇ ㄦˇ ㄇ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115015115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遮人耳目、遮人眼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欺骗 成语解释: 见“遮人眼目”。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,已将尸首掩埋

解释成语“戴目倾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戴目倾耳: 拼音:dài mú qīng ěr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倾耳戴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戴目:仰视的样子;倾耳:侧着耳朵细心倾听。认真听,抬头看。形容殷切期盼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山传》:“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,倾耳耳听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戴” 的基本字义: 加在头、面、颈、手等处:~帽子。披星~月。~

解释成语“耳食之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食之论: 拼音:ěr shí zhī lùn成语简拼:eszl注音:ㄦˇ ㄕㄧˊ ㄓㄧ ㄌㄨㄣˋ发音:("xxzl.com.40806003212042"); 成语繁体:耳食之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耳食之谈、无稽之谈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无稽之谈 成语解释: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。亦作“耳食之谈”、“耳食之言”、“耳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