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死亡枕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亡枕藉: 拼音:sǐ wáng zhěn jiè成语简拼:swzj发音:("xxzl.com.40807371616362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死相枕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枕藉:纵横相枕而卧。形容死的很多。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执政大屠杀记》:“那时前后都有枪弹,人多门狭,前面的枪又极近,死亡枕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寅支卯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寅支卯粮: 拼音:yín zhī mǎo liáng成语简拼:yzml注音:ㄧㄣˊ ㄓㄧ ㄇㄠˇ ㄌㄧㄤ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495511309"); 成语繁体:寅支夘糧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寅吃卯粮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。比喻经济困难,收入不够支出,预先支用了以后的

解释成语“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: 拼音:qiān lǐ kuì liáng,shì yǒu jī sè注音:ㄑㄧㄢ ㄌㄧˇ ㄎㄨㄟˋ ㄌㄧㄤˊ ,ㄕㄧˋ ㄧㄡˇ ㄐㄧ ㄙㄜˋ成语繁体:千裏饋糧,士有饑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远水不解近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馈:赠送。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,难免士兵挨饿。比喻远粮不解

解释成语“屯粮积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屯粮积草: 拼音:tún liáng jī cǎo成语简拼:tljc发音:("xxzl.com.4071850531858"); 成语繁体:屯糧积艸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积草屯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备战 成语解释: 储存粮食和草料。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此去有山,名天荡山,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。”英语

解释成语“穷寇莫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穷寇莫追: 拼音:qióng kòu mò zhuī成语简拼:qkmz注音:ㄑㄩㄥˊ ㄎㄡˋ ㄇㄛˋ ㄓㄨㄟ发音:("xxzl.com.4080509129845"); 成语繁体:窮寇莫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穷寇勿追、穷寇勿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 成语解释: 穷寇:走投无路的敌人。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,以免敌人

解释成语“寇不可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寇不可玩: 拼音:kòu bù kě wá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寇:盗贼;玩:习惯而不留心。对于盗贼不能放松警惕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寇” 的基本字义: 盗匪,侵略者,亦指敌人:盗~。贼~。 侵略者来侵犯:~边。 姓。

解释成语“负乘致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负乘致寇: 拼音:fù chéng zhì kòu成语简拼:fczk注音:ㄈㄨˋ ㄔㄥˊ ㄓㄧˋ ㄎㄡˋ发音:("xxzl.com.4080235283878"); 成语繁体:負乗致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负乘斯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典出《易·解》:“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《象》曰:‘负且乘,亦可丑也。自我致戎,又谁咎

解释成语“煮弩为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煮弩为粮: 拼音:zhǔ nǔ wéi liá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弩:指弩弦,弓上的牛筋绳。指城被围时,城内绝粮,用弩弦作粮食的代用品。形容绝粮时的艰难情况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耿恭传》:“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,凿山为井,煮弩为粮,出于万死,无一生之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煮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枕曲藉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枕曲藉糟: 拼音:zhěn qū jiè zāo成语简拼:zqjz注音:ㄓㄣˇ ㄑㄩˇ ㄐㄧㄝ ˋ ㄗㄠ发音:("xxzl.com.4080323556091"); 成语繁体:枕麯藉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枕着酒,垫着酒糟。指嗜酒,醉酒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刘伶传》:“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,衔杯漱醪,奋髯箕踞,枕

解释成语“眠花藉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眠花藉柳: 拼音:mián huā jiè liǔ成语简拼:mhjl注音:ㄇㄧㄢˊ ㄏㄨㄚ ㄐㄧㄝ ˋ ㄌㄧㄨˇ发音:("xxzl.com.4080258374328"); 成语繁体:瞑蘤藉桺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眠花卧柳、眠花醉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嫖妓 成语解释: 比喻狎妓。同“眠花宿柳”。 成语出处: 清李渔《闲情偶寄 声容 选姿》:“予一

解释成语“赃污狼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赃污狼藉: 拼音:zāng wū láng jí成语简拼:zwlj注音:ㄗㄤ ㄨ ㄌㄤˊ ㄐㄧˊ发音:("xxzl.com.407181223324"); 成语繁体:贜汙狼藉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赃污狼籍、赃贿狼藉、赃私狼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名声等 成语解释: 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 魏志武

解释成语“死相枕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相枕藉: 拼音:sǐ xiāng zhěn ji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死亡枕藉、死伤枕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枕藉:纵横相枕而卧。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李文祥等传赞》:“抗言极论,窜嫡接踵,而来者愈多;死相枕藉,而赴蹈恐后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死” 的基本字义: 丧失生命,与生、活相对:~亡。~讯。~刑

解释成语“穷寇勿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穷寇勿迫: 拼音:qióng kòu wù pò注音:ㄑㄩㄥˊ ㄎㄡˋ ㄨˋ ㄆㄛˋ成语繁体:窮寇勿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穷寇勿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 成语解释: 穷寇:势穷力竭的敌人。对陷于绝境中的敌人,不要追迫太急,以防敌人情急反扑,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军争》:“归师勿

解释成语“弹尽粮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弹尽粮绝: 拼音:dàn jìn liáng jué成语简拼:djlj注音:ㄉㄢˋ ㄐㄧㄣˋ ㄌㄧㄤˊ ㄐㄩㄝˊ发音:("xxzl.com.4071928233257"); 成语繁体:彈儘糧絶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山穷水尽、危在旦夕、危在旦夕、濒临绝境反义词:源源不断、方兴未艾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陷入困境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粮尽援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粮尽援绝: 拼音:liáng jìn yuán jué成语简拼:ljyj发音:("xxzl.com.4071910542492"); 成语繁体:糧儘援絶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弹尽粮绝反义词:粮多草广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十分艰难的境地 成语解释: 粮食用尽,援兵断绝。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。 成语出处: 宋·杨万里《钤辖赵公墓

解释成语“资藉豪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资藉豪富: 拼音:zī jiè háo f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家财万贯反义词:家徒四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资藉:家产。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到伪传》:“伪资藉豪富,厚自奉养,供一身,一月十万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资” 的基本字义: 财物,钱财:~源。物~。~财。~金。~费。~料。工~。川~(路费)。

解释成语“飞粮挽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飞粮挽秣: 拼音:fēi liáng wǎn mò成语简拼:flwm注音:ㄈㄟ ㄌㄧㄤˊ ㄨㄢˇ ㄇㄛˋ发音:("xxzl.com.4080234373862"); 成语繁体:飛糧輓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飞刍挽粒、飞刍挽粟、飞刍挽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迅速运送粮草 成语解释: 同“飞刍挽粟”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食货志》:“既而一讨浑庭,三驾

解释成语“落草为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落草为寇: 拼音:luò cǎo wéi kòu成语简拼:lcwk发音:("xxzl.com.40805454111020"); 成语繁体:落艸為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占山为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当强盗 成语解释: 寇:盗贼。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。 成语出处: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三折:“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,落草为寇,也是

解释成语“山木自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山木自寇: 拼音:shān mù zì kòu成语简拼:smzk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直木先伐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指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成语解释: 山上的树木,因长成有用之材,而被人砍伐。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·人世间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山” 的基本字义: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

解释成语“道路藉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道路藉藉: 拼音:dào lù jí jí注音:ㄉㄠˋ ㄌㄨˋ ㄐㄧˊ ㄐㄧ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消息传递等 成语解释: 藉藉:杂乱众多的样子。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 成语出处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5回:“执事胸中方略,非局外人所能窥,而道路藉藉,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,而从事于武力解决。” 成语分字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