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超期服役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超期服役: 拼音:chāo qī fú yì 注音:ㄔㄠ ㄑㄧ ㄈㄨˊ ㄧˋ 词语解释: ◎ 超期服役 chāoqī fúyì 超过规定服役期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超” 的基本字义: 越过,高出:~越。高~。~出。~额。~龄。~等。~载。~重。~支。 跳上,跨过

解释词语“超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超籍: 拼音:chāo jí 注音:ㄔㄠ ㄐㄧˊ 词语解释: 脱籍;离开原籍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若得天臺做主成婚,小人情愿超籍在此,两下里相帮行教,不回故乡去了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超” 的基本字义: 越过,高出:~越。高~。~出。~额。~龄。~等。~载。~重。~支。 跳上,跨过:“挟泰山以~北海”。 在一定范围以外:~自然。~音速。~导现象。 遥远:~遥。~忽。 怅惘的样子:“武侯~然不

解释成语“踟躇不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踟躇不前: 拼音:chí chú bù qiá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徘徊不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迟疑不决,不敢前进 成语出处: 南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古辞》:“使君从南业,五马立踟蹰。” 成语例子: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他在小庙门外踟躇不前的时候,有几个人在后面跟着他。” 英语翻译: two bites at a c

解释成语“空前绝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空前绝后: 拼音:kōng qián jué hòu成语简拼:kqjh注音:ㄎㄨㄙ ㄑㄧㄢˊ ㄐㄩㄝˊ ㄏㄡˋ发音:("xxzl.com.4071910332476"); 成语繁体:空前絶后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绝无仅有、亘古未有、史无前例反义词:比比皆是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;形容极不寻常的盛况 成语解释: 空:空白;绝:断绝。以

解释成语“花前月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花前月下: 拼音:huā qián yuè xià成语简拼:hqyx发音:("xxzl.com.4071917182777"); 成语繁体:蘤前月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耳鬓厮磨反义词:行同陌路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;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成语解释: 花簇前;月光下。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。 成语出处: 宋 灌圃耐得翁《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

解释成语“畏葸不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畏葸不前: 拼音:wèi xǐ bù qián成语简拼:wxbq注音:ㄨㄟˋ ㄒㄧˇ ㄅㄨˋ ㄑㄧ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525311511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胆战心惊、望而却步反义词:无所畏惧、勇往直前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不敢向前。葸:害怕。 成语出处: 《清史稿 高

解释成语“勇猛直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勇猛直前: 拼音:yǒng měng zhí qiá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勇往直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勇猛地一直往前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答刘智夫书》:“若勇猛直前,便以头目脑髓布施,亦无不可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朱自清《论气节》:“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,打倒种种传统,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

解释成语“车到山前必有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车到山前必有路: 拼音:chē dào shān qián bì yǒu lù注音:ㄔㄜ ㄉㄠˋ ㄕㄢ ㄑㄧㄢˊ ㄅㄧˋ ㄧㄡˇ ㄌㄨˋ成语繁体:車到山前必有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船过桥门自然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安慰 成语解释: 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 成语出处: 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四章:“高大哥,‘车到山前必有路’,‘老

解释成语“有言在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言在前: 拼音:yǒu yán zài qiá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有言在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事先打了招呼 成语解释: 已以有话说在前头。指事先打了招呼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只是有言在前,一字也不敢开口。”俄语翻译:зарáнее договáриваться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有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长江后浪推前浪: 拼音: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成语简拼:cjhl注音:ㄔㄤˊ ㄐㄧㄤ ㄏㄡˋ ㄌㄤˋ ㄊㄨㄟ ㄑㄧㄢˊ ㄌㄤ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57076595"); 成语繁体:長江后浪推前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后浪推前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或事情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复蹈前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复蹈前辙: 拼音:fù dǎo qián zhé成语简拼:fdqz发音:("xxzl.com.40807172615308"); 成语繁体:復蹈前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重覆旧辙、复蹈其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 成语解释: 蹈:踏上;前辙: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

解释成语“专美于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专美于前: 拼音:zhuān měi yú qiá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专美:独享美名。指先于别人独享美名 成语出处: 宋·陈亮《复杜伯高》:“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,无使楚汉专美于前,乃副下交之望。” 成语例子: 周恩来《致郑洞国信》:“望与我前线肖劲光、肖华两将军进行接洽,不使吴化文、曾泽生将军专美于前也。”

解释成语“徘徊不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徘徊不前: 拼音:pái huái bù qián成语繁体:徘佪不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停滞不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停滞不前 成语解释: 徘徊:来回地行走。犹豫不决,停步不前。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 成语出处: 成仿吾《长征回忆录》:“林彪又消极抗令,徘徊不前,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。” 成语例子: 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

解释成语“车在马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车在马前: 拼音:chē zài mǎ qián成语简拼:czmq发音:("xxzl.com.4080423357888"); 成语繁体:車在馬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见习 成语解释: 大马拖车在前,马驹系在车后,这样,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。比喻学习任何事物,只要有人指导,就容易学会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

解释成语“前合后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前合后仰: 拼音:qián hé hòu yǎng成语简拼:qhhy发音:("xxzl.com.4072109176584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前合后偃、前仰后合 成语用法: 作状语、定语;形容站立不稳的样子 成语解释: 前合:身体向前弯曲。后仰:身体往后仰。指身体前后晃动。形容身体站立不稳。亦作“前仰后合”。 成语出处: 元·无

解释成语“前仰后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前仰后合: 拼音:qián yǎng hòu hé成语简拼:qyhh注音:ㄑㄧㄢˊ ㄧㄤˇ ㄏㄡˋ ㄏㄜˊ发音:("xxzl.com.4071905582282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前合后仰、东倒西歪反义词:饮泣吞声、呼天抢地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状语、补语;形容站立不稳的样子 成语解释: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。多指大笑、酒

解释成语“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: 拼音: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de gu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人死后就不会复活。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话却似放屁!做公人的‘那个猫儿不吃腥’?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。

解释成语“踏步不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踏步不前: 拼音:tà bù bù qián成语简拼:tbbq注音:ㄊㄚˋ ㄅㄨˋ ㄅㄨˋ ㄑㄧ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718060329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原地踏步反义词:突飞猛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没有进展 成语解释: 在原地踏步,没有前进。比喻事情没有进展 成语出处: 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三章

解释成语“奋勇向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勇向前: 拼音:fèn yǒng xiàng qián成语繁体:奮勇向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奋勇前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成语出处: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13回:“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,奋勇向前跑去,见众人都不相随,又复站住。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》:

解释成语“顾前不顾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顾前不顾后: 拼音:gù qián bù gù hòu成语简拼:gqbh注音:ㄍㄨˋ ㄑㄧㄢˊ ㄅㄨˋ ㄍㄨˋ ㄏㄡˋ发音:("xxzl.com.4071919392879"); 成语繁体:顧前不顧后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顾头不顾尾反义词:左右兼顾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。 成语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