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逾墙越舍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墙越舍: 拼音:yú qiáng yuè shě成语简拼:yqys发音:("20110407232125786"); 成语繁体:逾墙越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。 成语出处: 唐·皇甫氏《原化记·崔慎思》:“言讫而别,遂逾墙越舍而去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逾” 的基本字义:

成语“同符合契”的意思、解释

同符合契: 拼音:tóng fú hé qì成语简拼:tfhq注音:ㄊㄨㄙˊ ㄈㄨˊ ㄏㄜˊ ㄑㄧˋ发音:("201104080307434857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见解与现象等 成语解释: 比喻完全相合,完全相同。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:“术甚奇之,以坚部曲还策”裴松之注引《吴历》:“一与君同符

成语“细大不逾”的意思、解释

细大不逾: 拼音:xì dà bù yú注音:ㄒㄧˋ ㄉㄚˋ ㄅㄨˋ ㄧㄩˊ成语繁体:細大不逾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大小合适 成语解释: 逾:超过。大小方面都不超过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物得其常乐极,极之所集曰声,声应相保曰和,细大不逾曰平。”英语翻译:not to surpass 成语分

成语“逾墙窥隙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墙窥隙: 拼音:yú qiáng kuī xì成语简拼:yqkx发音:("201104080002581614"); 成语繁体:逾墙窺隙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逾墙钻穴、逾墙钻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男女偷情 成语解释: 指男女偷情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

成语“金兰之契”的意思、解释

金兰之契: 拼音:jīn lán zhī qì成语简拼:jlzq发音:("2011040806302013342"); 成语繁体:金蘭之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莫逆之交、患难之交反义词:酒肉朋友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指情投意合的朋友或结拜弟兄 成语解释: 金:黄金。兰:香草。契:投合。指情投意合的朋友。也指结拜弟兄。 成语出处: 《周易 系辞上》:

成语“默契神会”的意思、解释

默契神会: 拼音:mò qì shén huì成语简拼:mqsh注音:ㄇㄛˋ ㄑㄧˋ ㄕㄣˊ ㄏㄨㄟˋ发音:("201104080301444568"); 成语繁体:嘿契神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。 成语出处: 宋·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叙论·论气韵非师》:“如其气韵,

成语“逾千越万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千越万: 拼音:yú qiān yuè wàn成语简拼:yqyw注音:ㄧㄩˊ ㄑㄧㄢ ㄩㄝˋ ㄨㄢˋ发音:("201104080315125435"); 成语繁体:逾千越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成千上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数字超过千或万。极言其多。 成语出处: 唐 蒋防《湘妃泣竹赋》:“岂不以拂水捎云,逾千越万,庶夫知我

成语“逾沙轶漠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沙轶漠: 拼音:yú shā yì mò成语简拼:ysym注音:ㄧㄩˊ ㄕㄚ ㄧˋ ㄇㄛˋ发音:("201104080315245452"); 成语繁体:逾沙軼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栈山航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穿越沙漠。谓经历险远的路途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栈山航海,逾沙轶漠之贡,府无虚

成语“逾绳越契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绳越契: 拼音:yú shéng yuè qì成语简拼:ysyq注音:ㄧㄩˊ ㄕㄥˊ ㄩㄝˋ ㄑㄧˋ发音:("201104080315325461"); 成语繁体:逾繩越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①谓在结绳、书契之前没有文字。绳、契指结绳、书契。②引申指不通文字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逾绳越契,寂

成语“同心协契”的意思、解释

同心协契: 拼音:tóng xīn xié q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齐心协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契:投合。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宋纪·武帝》:“同心协契,所在蜂起,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、青州刺史弘。”英语翻译:hang together 俄语翻译:мобилизовать все духовные и фи

成语“恩逾慈母”的意思、解释

恩逾慈母: 拼音:ēn yú cí mǔ成语简拼:eycm发音:("201104080356496574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恩同父母反义词:不共戴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恩情很深 成语解释: 逾:超过。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。形容恩情深厚。 成语出处: 唐 韩愈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》:“陛下恩逾慈母。” 成语分字

成语“赏不逾时”的意思、解释

赏不逾时: 拼音:shǎng bù yú shí成语简拼:sbys注音:ㄕㄤˇ ㄅㄨˋ ㄧㄩˊ ㄕㄧˊ成语繁体:賞不逾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赏不逾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及时行赏。 成语出处: 《司马法·天子之义》:“赏不逾时,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赏” 的基本字义: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

成语“逾墙避命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墙避命: 拼音:yú qiáng bì mì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逾:越过。战国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。越墙逃跑,回避被征召。泛指隐士拒绝出仕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乔玄传》:“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逾” 的基本字义: 越过,超过:~期。~常(超

成语“忘年之契”的意思、解释

忘年之契: 拼音:wàng nián zhī qì成语简拼:wnzq发音:("2011040806452314382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年之好、忘年之交、忘年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同“忘年之好”。 成语出处: 唐 颜真卿《孙逖文集序》:“十五时,相国齐公崔日用试《土火炉赋》,公雅

成语“逾闲荡检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闲荡检: 拼音:yú xián dàng jiǎn成语简拼:yxdj注音:ㄧㄩˊ ㄒㄧㄢˊ ㄉㄤˋ ㄐㄧㄢˇ发音:("201104080216173277"); 成语繁体:逾閑蕩撿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逾、荡:超越;闲、检:指规矩、法度。指行为不规矩,不守礼法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 杨时乔传》:“逾闲荡检,反道乱

成语“逾年历岁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逾年历岁: 拼音:yú nián lì suì成语简拼:ynls注音:ㄧㄩˊ ㄋㄧㄢˊ ㄌㄧˋ ㄙㄨㄟˋ发音:("201104080315315460"); 成语繁体:逾年歷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经过一定年月。形容经历较长时间。 成语出处: 《战国策 赵策一》:“王大怒,曰:‘夫用百成之众攻战,逾年历岁,未见

成语“丹书铁契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丹书铁契: 拼音:dān shū tiě qì成语简拼:dstq注音:ㄉㄢ ㄕㄨ ㄊㄧㄝ ˇ ㄑㄧˋ发音:("201104080134232231"); 成语繁体:丹書鐵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丹书铁券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古代特权凭证 成语解释: 丹书:用朱砂写字;铁契:用铁制的凭证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

成语“短垣自逾”的意思、解释

短垣自逾: 拼音:duǎn yuán zì yú成语简拼:dyzy发音:("201104080513239959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遵纪守法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违背制度 成语解释: 垣:短墙;逾:越过。自己越过短墙。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。 成语出处: 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今君掩王东海,以淫名闻于天下,君有短垣而自逾之。”英语翻译:self-i

成语“忘形之契”的意思、解释

忘形之契: 拼音:wàng xíng zhī qì成语简拼:wxzq发音:("2011040806452614385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形交、忘形之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交往 成语解释: 不拘身分、形迹的知心朋友。同“忘形交”。 成语出处: 旧题宋 尤袤《全唐诗话 韦丹》:“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,丹尝为《思归》绝句以寄澈。”英语翻译

成语“道同契合”的意思、解释

道同契合: 拼音:dào tóng qì hé成语简拼:dtqh注音:ㄉㄠˋ ㄊㄨㄙˊ ㄑㄧˋ ㄏㄜˊ发音:("201104072003544696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道同志合、同志合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志趣相投的人 成语解释: 犹言道合志同。 成语出处: 晋·陆云《失题》诗:“道同契合,体异心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