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如入无人之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如入无人之地: 拼音:rú rù wú rén zhī d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如入无人之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作战勇敢 成语解释: 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。形容作战勇敢,无人敢阻挡 成语出处: 明·归有光《备倭事略》:“彼狃于数胜,谓我不能军,往事如入无人之地;出其不意,可以得志。”英语翻译:like entering

解释成语“道道地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道道地地: 拼音:dào dào dì dì注音:ㄉㄠˋ ㄉㄠˋ ㄉㄧˋ ㄉㄧ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地地道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非常地道 成语解释: 非常地道 成语出处: 陈立德《前驱》:“虽然号称是留过洋的博士,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上海小开,连点商人的本事也没有。” 成语例子: 张贤亮《习惯死亡》第二部:“于是你明白

解释成语“心地善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地善良: 拼音:xīn dì shàn liáng注音:ㄒㄧㄣ ㄉㄧˋ ㄕㄢˋ ㄌㄧㄤ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菩萨心肠反义词:蛇蝎心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心肠 成语解释: 有道德、德行好,慈善 成语出处: 梁遇春《奥布伦摩夫》:“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,心地善良的人,却终于草草一生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空中小姐》:“她是个

解释成语“夷为平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夷为平地: 拼音:yí wéi píng d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成语出处: 孙犁《我的绿色书》:“为了方便,把假山、小河,夷为平地,抹上洋灰,使它寸草不生,成了停车场。” 成语例子: 海岩《死于青春》:“有人说唐山现已夷为平地,百万之众无一幸存。”英语翻译:

解释成语“天上少有,地下难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上少有,地下难寻: 拼音:tiān shàng shǎo yǒu,dì xià nán xún成语繁体:天上少有,地下難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天上少有,地下全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形容极其稀少 成语出处: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回:“上通天文,下察地理,这样先生,天上少有,地下难寻。”英语翻译:be

解释成语“撼天动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撼天动地: 拼音:hàn tiān dòng dì注音:ㄏㄢˋ ㄊㄧㄢ ㄉㄨㄙˋ ㄉㄧˋ成语繁体:撼天動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撼地摇天、撼天震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的声势 成语解释: 天地受到震动。形容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: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29章:“先生,你的宣言委实是撼天动地。” 成语例子: 战场上喊杀声撼天动地英语翻译

解释成语“地地道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地地道道: 拼音:dì dì dào dào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道道地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非常地道 成语解释: 真正的,够标准的 成语出处: 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29章:“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——不声不响,心里打着主意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发现这位即便不是日本人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国际‘大款’。”英语翻译

解释成语“擂天倒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擂天倒地: 拼音:léi tiān dǎo dì成语简拼:ltdd注音:ㄌㄟˊ ㄊㄧㄢ ㄉㄠˇ ㄉ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123401926"); 成语繁体:礧天倒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呼天唤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哭叫 成语解释: 呼天抢地,形容哭喊 成语出处: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江老夫妻女儿杀猪也似的叫喊,

解释成语“震天骇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震天骇地: 拼音:zhèn tiān hài d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震天撼地、天震地骇、震天动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解释: 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孙楚传》:“烟尘俱起,震天骇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震” 的基本字义: 疾雷(霹雳)使物体振动:“~夷伯之庙”。~霆。 雷:“烨烨~电。” 巨大

解释成语“无置锥之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置锥之地: 拼音:wú zhì zhuī zhī dì注音:ㄨˊ ㄓㄧˋ ㄓㄨㄟ ㄓㄧ ㄉㄧˋ成语繁体:無置錐之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立锥之地、无置锥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没有立足的地方 成语解释: 锥:锥子。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儒效》:“虽穷困冻馁,必不以邪道为贪;

解释成语“平地一声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平地一声雷: 拼音: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成语简拼:pdyl注音:ㄆㄧㄥˊ ㄉㄧˋ ㄧ ㄕㄥ ㄌㄟˊ发音:("xxzl.com.40806314013437"); 成语繁体:平地一聲靁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平地风雷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成语出处: 五代

解释成语“云天雾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云天雾地: 拼音:yún tiān wù dì成语简拼:ytwd注音:ㄧㄨㄣˊ ㄊㄧㄢ ㄨˋ ㄉ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7232437867"); 成语繁体:雲天霧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糊里糊涂反义词:清清楚楚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成语出处: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三:“

解释成语“易地而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易地而处: 拼音:yì dì ér chǔ成语简拼:ydec发音:("xxzl.com.40805485311239"); 成语繁体:易地而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设身处地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成语解释: 换一换所处的地位。比喻为对方想一想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曹髦《少康、汉高祖论》:“社稷几倾,若与少康易地

解释成语“置于死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置于死地: 拼音:zhì yú sǐ d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篇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而后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置” 的基本字义: 放,摆,搁:安~。布~。~放。~身。位~

解释成语“修文地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修文地下: 拼音:xiū wén dì xi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修文:修明文教。指文人死亡 成语出处: 唐·杜甫《哭李常侍郎》诗:“一代风流尽,修文地下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修” 的基本字义: 装饰,使完美:~饰。~辞。装~。 整治,恢复完美:~复。~治。~缮(修理)。~浚(修理疏通)。~好。~明(古代指

解释成语“走伏无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走伏无地: 拼音:zǒu fú wú dì成语简拼:zfwd发音:("xxzl.com.40807465316813"); 成语繁体:走伏無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容身的地方 成语解释: 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“蹊路断绝,走伏无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走” 的基本字义: 行:~路。~步。

解释成语“死心落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心落地: 拼音:sǐ xīn luò dì成语简拼:sxld注音:ㄙㄧˇ ㄒㄧㄣ ㄌㄨㄛˋ ㄉ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72137296928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死心搭地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死心塌地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安公子这几个头,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。

解释成语“撼天震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撼天震地: 拼音:hàn tiān zhèn dì成语简拼:htzd发音:("xxzl.com.407182828983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惊天动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成语解释: 撼:摇动;震:震动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》裴松之注:“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,

解释成语“天开地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开地辟: 拼音:tiān kāi dì pì成语简拼:tkdp注音:ㄊㄧㄢ ㄎㄞ ㄉㄧˋ ㄅ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72139347016"); 成语繁体:天開地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开天辟地、天地开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成语解释: ①犹言开天辟地。②谓天然形成。 成语出处: 宋·欧阳修《晋

解释成语“漫天彻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漫天彻地: 拼音:màn tiān chè dì成语繁体:漫天徹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漫天遍地、漫天匝地反义词:寥寥无几、寥若晨星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解释: 漫:满;彻:透。满山遍野,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隔江炮响,四下火船齐到,但见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,一派通风,漫天彻地。” 成语分字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