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蛟客髯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蛟客髯: 拼音:jiāo kè rán 注音:ㄐㄧㄠ ㄎㄜˋ ㄖㄢˊ 词语解释: 海苔的别名。 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百草·苔》:“水仙髮,蛟客髯。 梅圣俞 诗:‘绕绕水仙髮,茸茸蛟客髯。’按,谓海苔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蛟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:~龙得水。 指鼍、鳄之类的动物。 含有“蛟” 的词语: 一渊不两蛟 玄蛟 龙蛟 怀蛟 斩蛟 青蛟 虎蛟 神蛟 射蛟 起凤腾蛟 词语 学习资料 -410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髯孙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髯孙: 拼音:rán sūn 注音:ㄖㄢˊ ㄙㄨㄣ 词语解释: (1). 三国 吴 孙权 的绰号。 宋 杜旟 《酹江月·石头城》词:“一自 髯孙 ,横短策、坐使英雄鹊起。 江 山如此,是天开,万古东南王气。” (2). 宋 孙莘老 的诨号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髯” 的基本字义: 两腮的胡子,亦泛指胡子:美~。虬~。白发苍~。~口(演戏用的假胡子。口读轻声)。 含有“髯” 的词语: 丰髯 长髯主簿 词语 学习资料 -27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髯断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髯断: 拼音:rán duàn 注音:ㄖㄢˊ ㄉㄨㄢˋ 词语解释: 典出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黄帝 采 首山 铜,铸鼎於 荆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。 黄帝 上骑,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,龙乃上去。餘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鬚,龙鬚拔,堕,堕 黄帝 之弓。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鬚号,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,其弓曰乌号。”后以“髯断”谓皇帝仙逝。 宋 王禹偁 《先帝登遐圣君 词语 学习资料 -27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髯鼎升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髯鼎升遐: 拼音:rán dǐng shēng xiá 注音:ㄖㄢˊ ㄉㄧㄥˇ ㄕㄥ ㄒㄧㄚˊ 词语解释: 典出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黄帝 采 首山 铜,铸鼎於 荆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。 黄帝 上骑,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以“髯鼎升遐”谓皇帝仙逝。 明 吾丘瑞 《运甓记·发兵助温》:“尀耐宫车晏驾,不得叨陪顾命之班;髯鼎升遐,未克追随托孤之任。”参见“ 髯断 ”。 词语 学习资料 -27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髯参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髯参军: 拼音:rán cān jūn 注音:ㄖㄢˊ ㄘㄢ ㄐㄩㄣ 词语解释: (1). 晋 郄超 的别名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宠礼》:“ 王珣 、 郗超 竝有奇才,为大司马所眷拔。 珣 为主簿, 超 为记室参军, 超 为人多须, 珣 状短小。于时 荆州 为之语曰:‘髯参军,短主簿,能令公喜,能令公怒。’” (2).羊的别名。《履斋示儿编·杂记·人物异名》引 晋 崔豹 《古今注》:“羊 词语 学习资料 -27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攀髯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攀髯: 拼音:pān rán 注音:ㄆㄢ ㄖㄢˊ 词语解释: 传说 黄帝 铸鼎于 荆山 下,鼎成,有龙下迎, 黄帝 乘之升天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。馀小臣不得上龙身,乃持龙髯,而龙髯拔落,并堕 黄帝 之弓。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。事见《史记·封禅书》。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。 唐 元稹 《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》:“臣职司復上,恋切攀髯,方当匍匐而前,敢有赫曦之惧。” 宋 欧阳 词语 学习资料 -25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: 拼音:mǔ dān huā hǎo,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有了银钱,却又只怕没人,又道是: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不可须臾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不可须臾离: 拼音:bù kě xū yú lí成语繁体:不可須臾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息息相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可缺少 成语解释: 须臾:片刻。一会都不能离开。形容至关重要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者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吴趼人《新笑史·视亡国为应有之事》:“道之不可须臾离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虎口拔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虎口拔须: 拼音:hǔ kǒu bá xū注音:ㄏㄨˇ ㄎㄡˇ ㄅㄚˊ ㄒㄩ成语繁体:虎口拔須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虎口扳须、虎口拔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危险的行动 成语解释: 从老虎嘴边拔胡须。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成语出处: 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一章:“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,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,想从虎口拔毛。” 成语例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救人须救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救人须救彻: 拼音:jiù rén xū jiù chè成语繁体:捄人須捄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救火须救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救:援助,挽救;彻:彻底。比喻救助别人应该做得彻底,不能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: 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毁券》:“你身无盘费,岂能同去,若又拆散,不如不救你了。自古道救人须救彻,叫当直的,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须弥芥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须弥芥子: 拼音:xū mí jiè zǐ成语简拼:xmgz注音:ㄒㄩ ㄇㄧˊ ㄐㄧㄝ ˋ ㄗㄧˇ发音:("xxzl.com.40805212310504"); 成语繁体:須彌芥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。形容佛法无边,神通广大。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,才思出众。 成语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: 拼音: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de gu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人死后就不会复活。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话却似放屁!做公人的‘那个猫儿不吃腥’?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。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: 拼音:nán dà xū hūn,nǚ dà xū ji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男大当娶,女大当聘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婚:指男子娶妻。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国太曰:‘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,古今常理。’” 成语例子: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男大须婚,女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男大当婚,女大须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男大当婚,女大须嫁: 拼音:nán dà dāng hūn,nǚ dà xū ji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婚:指男子娶妻。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成语出处: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八回:“古语说得好,男大当婚,女大须嫁……只因他屡屡来求,难于拒绝,故我劝侄女嫁他。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: 拼音:mò xìn zhí zhōng zhí,xū fáng rén bù ré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直:公正,正直。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,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石秀自肚里暗忖道:‘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。’我几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隔墙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隔墙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: 拼音:gé qiáng xū yǒu ěr,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须:应当。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成语出处: 元·孟德耀《举案齐眉》第二折:“隔墙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。这小贱人无理,瞒着老夫,引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: 拼音:gé shě xū yǒu ěr,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隔墙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须:应当。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0回:“正是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!公子听得仔细,即心中转道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鹤骨霜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鹤骨霜髯: 拼音:hè gǔ shuāng rán成语简拼:hgsr注音:ㄏㄜˋ ㄍㄨˇ ㄕㄨㄤ ㄖ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72027155359"); 成语繁体:鶴骨霜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老年人 成语解释: 瘦骨白须。形容年老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赠岭老人》诗:“鹤骨霜髯心已灰,青松合抱手亲栽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须臾之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须臾之间: 拼音:xū yú zhī jiā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顷刻之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状语;指很短的时间 成语解释: 须臾:片刻。指极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:“须臾之间,只见戴宗舒眉展眼,便爬起来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6回:“须臾之间,只见那些不中选的诗,纷纷的飘下楼来。”英语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斯须之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斯须之报: 拼音:sī xū zhī bào成语繁体:斯須之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斯须:短暂;报:报答。指微小的报答 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3回:“行者道:‘不敢,向蒙莫大之恩,未展斯须之报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斯” 的基本字义: 这,这个,这里:~人。~时。以至于~。 乃,就:有备~可以无患。 劈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1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