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闻风远扬”的意思、解释

闻风远扬: 拼音:wén fēng yuǎn yáng成语简拼:wfyy注音:ㄨㄣˊ ㄈㄥ ㄧㄨㄢˇ ㄧㄤˊ发音:("2011040806062812444"); 成语繁体:聞風遠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闻风远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一听到风声,就逃到远方去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

成语“昧昧无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昧昧无闻: 拼音:mèi mèi wú w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默默无闻、没没无闻反义词:鼎鼎有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无声无息 成语解释: 闻:出名。指无声无息,无人知晓 成语出处: 《剪灯余话·长安夜行录》:“而使之昧昧无闻,安得不饮恨于九泉,抱痛于百世哉?”俄语翻译:жить в безвестности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昧” 的

成语“漠漠无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漠漠无闻: 拼音:mò mò wú w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昧昧无闻、漠漠无闻、没没无闻反义词:赫赫有名、鼎鼎有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无声无息 成语解释: 闻:出名。指无声无息,无人知晓 成语出处: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55回:“漠漠无闻至于百姓忘其姓名还是好的,还有提其名讳而讪骂及之者。”英语翻译:be out of nowhere

成语“洽博多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洽博多闻: 拼音:qià bó duō wén成语简拼:qbdw注音:ㄑㄧㄚˋ ㄅㄛˊ ㄉㄨㄛ ㄨㄣˊ发音:("201104072108436562"); 成语繁体:洽博多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洽闻博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学识 成语解释: 指知识和见闻广博。 成语出处: 明俞弁《逸老堂诗话》卷下:“玄敬当时最以洽博多

成语“耳闻目击”的意思、解释

耳闻目击: 拼音:ěr wén mù jī成语简拼:ewmj注音: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ㄐㄧ发音:("201104071946083980"); 成语繁体:耳聞目撃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耳闻目见、耳闻目睹反义词:道听途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所见所闻 成语解释: 击:接触。亲自听说,亲眼看见。 成语出处: 宋·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回

成语“闻风而逃”的意思、解释

闻风而逃: 拼音:wén fēng ér táo成语简拼:wfet注音:ㄨㄣˊ ㄈㄥ ㄦˊ ㄊㄠˊ发音:("2011040805432810893"); 成语繁体:聞風而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望风而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没有战斗力 成语解释: 风:风声。听到风声,立即逃跑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只要望见土

成语“亘古奇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亘古奇闻: 拼音:gèn gǔ qī wén成语简拼:ggqw发音:("2011040805571411798"); 成语繁体:亙古奇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千古奇闻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惊人的事物 成语解释: 亘古:从古代到现代;奇:稀有不常见的。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

成语“单见浅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单见浅闻: 拼音:dān jiàn qiǎn wén成语简拼:djqw注音:ㄉㄢ ㄐㄧㄢˋ ㄑㄧㄢˇ ㄨㄣˊ发音:("201104072002254633"); 成语繁体:單見淺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孤陋寡闻反义词:远见卓识、见多识广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见识 成语解释: 见识短浅。 成语出处: 宋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四:

成语“殚见洽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殚见洽闻: 拼音:dān jiàn qià wén成语简拼:djqw注音:ㄉㄢ ㄐㄧㄢˋ ㄑㄧㄚˋ ㄨㄣˊ发音:("201104080135212250"); 成语繁体:殫見洽聞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多识广反义词: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见多识广 成语解释: 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

成语“款学寡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款学寡闻: 拼音:kuǎn xué guǎ wén成语简拼:kxgw注音:ㄎㄨㄢˇ ㄒㄩㄝˊ ㄍㄨㄚˇ ㄨㄣˊ发音:("201104080153002732"); 成语繁体:欵壆寡聞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款启寡闻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 成语解释: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成语出处: 庄周《庄子 达生》:“今休,款启寡闻

成语“亘古未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亘古未闻: 拼音:gèn gǔ wèi wé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亘古未有、闻所未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情等 成语解释: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9卷:“真个是亘古未闻,于今罕有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亘” 的基本字义: 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:横~。绵~数千里。~古(整个古代,终古,如

成语“闻所未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闻所未闻: 拼音:wén suǒ wèi wén成语简拼:wsww注音:ㄨㄣˊ ㄙㄨㄛˇ ㄨㄟˋ ㄨㄣˊ发音:("2011040807055914726"); 成语繁体:聞所未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所未见反义词:司空见惯、习以为常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道理、内容等 成语解释: 闻:听到;未:没有。听到的是以前从来

成语“目见耳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目见耳闻: 拼音:mù jiàn ěr wén成语简拼:mjew注音:ㄇㄨˋ ㄐㄧㄢˋ ㄦˇ ㄨㄣˊ发音:("201104072058036269"); 成语繁体:目見耳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目击耳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亲自见闻 成语解释: 亲眼看见,亲耳听到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

成语“仁心仁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仁心仁闻: 拼音:rén xīn rén wén成语简拼:rxrw发音:("201104080202122971"); 成语繁体:仁心仁聞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闻:出名,有声望。有仁慈的心肠,有仁爱的声誉。 成语出处: 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有仁心仁闻,而民不被其泽,不可法于后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”英语翻译:a

成语“闻一知十”的意思、解释

闻一知十: 拼音:wén yī zhī shí成语简拼:wyzs注音:ㄨㄣˊ ㄧ ㄓㄧ ㄕㄧˊ发音:("2011040807270015786"); 成语繁体:聞一知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闻一知二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

成语“腥德发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腥德发闻: 拼音:xīng dé fā w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腥德:秽恶的行径。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晓 成语出处: 汉·徐干《中论·虚道》:“是以辜罪昭著,腥德发闻,百姓伤心,鬼神怨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腥” 的基本字义: 像鱼的气味:~气。血~。~膻。~秽。~臭。~臊。~风血雨。 鱼或肉一类的食品:荤~

成语“先行后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先行后闻: 拼音:xiān xíng hòu wén成语简拼:xxhw注音:ㄒㄧㄢ ㄒㄧㄥˊ ㄏㄡˋ ㄨㄣˊ发音:("20110407230151336"); 成语繁体:先行后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先断后闻、先斩后奏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先斩后奏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酷吏列传》:“故临民之职,专事

成语“耳闻目览”的意思、解释

耳闻目览: 拼音:ěr wén mù lǎn成语简拼:ewml注音: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ㄌㄢˇ发音:("201104080005591681"); 成语繁体:耳聞目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耳闻目见、耳闻目击、耳闻目睹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所见所闻 成语解释: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成语出处: 唐 孙揆《灵应传》:“宝及晡方寤,耳

成语“朝闻夕死”的意思、解释

朝闻夕死: 拼音:zhāo wén xī sǐ成语简拼:zwxs注音:ㄔㄠˊ ㄨㄣˊ ㄒㄧ ㄙㄧˇ发音:("201104080130562131"); 成语繁体:朝聞夕死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朝闻夕没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形容对真理的追求迫切 成语解释: 早晨闻道,晚上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

成语“道路传闻”的意思、解释

道路传闻: 拼音:dào lù chuán wén成语繁体:道路傳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马路新闻、道听途说、小道消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言论等 成语解释: 传闻: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。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 成语出处: 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“来宾”种种》:“道路传闻,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,摧残合法组织,箝制正当言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