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打落牙齿和血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打落牙齿和血吞: 拼音:dǎ luò yá chǐ huò xuè tūn成语繁体:打落牙齒咊血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打肿脸充胖子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和:混合。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为了团结,为了大敌当前,顾全抗战,只好‘打落牙齿和血吞’。”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鼠雀之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鼠雀之牙: 拼音:shǔ què zhī yá成语简拼:sqzy注音:ㄕㄨˇ ㄑㄩㄝˋ ㄓㄧ ㄧㄚ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鼠牙雀角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细微小事 成语解释: 指争讼之事。 成语出处: 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奸诘》:“学生失于龙蛇之辨,改有鼠雀之牙,抚已多惭,见公甚愧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鼠” 的基本字义: 哺乳动物

解释成语“朱唇榴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朱唇榴齿: 拼音:zhū chún liú chǐ成语繁体:朱脣榴齒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榴:石榴。嘴唇红润,牙齿像石榴果实那样整齐。形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: 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第十卷:“两行尽是女人,年方二八,美貌轻盈,星限柳眉,朱唇榴齿,桃脸蝉发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朱” 的基本字义: 红色:~红。~批。~

解释成语“盖棺定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盖棺定论: 拼音:gài guān dìng lùn成语简拼:ggdl注音:ㄍㄞˋ ㄍㄨㄢ ㄉㄧㄥˋ ㄌㄨㄣ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08579826"); 成语繁体:蓋棺定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盖棺事定、盖棺论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。同“盖棺论定”。

解释成语“纷纷议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纷纷议论: 拼音:fēn fēn yì lùn成语繁体:紛紛議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议论纷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意见不统一 成语解释: 纷纷:众多杂乱的样子。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4回:“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,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,叫把园门锁上。” 成语例子: 方志敏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》

解释成语“齿牙之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齿牙之猾: 拼音:chǐ yá zhī huá成语简拼:cyzh注音:ㄔㄧˇ ㄧㄚˊ ㄓㄧ ㄏㄨㄚˊ发音:("xxzl.com.40806361013732"); 成语繁体:齒牙之猾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齿牙为猾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齿牙为猾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柳宗元《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》:“

解释成语“相提而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相提而论: 拼音:xiāng tí ér lùn注音:ㄒㄧㄤ ㄊㄧˊ ㄦˊ ㄌㄨㄣˋ成语繁体:相提而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相提并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同等对待 成语解释: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”英语翻译:mention in the same b

解释成语“牙牙学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牙牙学语: 拼音:yá yá xué yǔ成语简拼:yyxy发音:("xxzl.com.40805522611479"); 成语繁体:牙牙壆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呀呀学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小孩说话的神情 成语解释: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 成语出处: 唐·司空图《障车文》:“二女则牙牙学语,五男则雁雁成行。”

解释成语“言论风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言论风生: 拼音:yán lùn fēng shēng成语简拼:ylfs注音:ㄧㄢˊ ㄌㄨㄣˋ ㄈㄥ ㄕ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7441916738"); 成语繁体:言論風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: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,气氛活跃。 成语出处: 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赵李二生》:“

解释成语“口齿生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口齿生香: 拼音:kǒu chǐ shēng xiāng成语简拼:kcsx发音:("xxzl.com.4080426038062"); 成语繁体:口齒生香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文章等 成语解释: 嘴和牙齿都有香味。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,隽永宜人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6回:“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,真令人口齿生香。”

解释成语“犬马齿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犬马齿穷: 拼音:quǎn mǎ chǐ qióng成语繁体:犬馬齒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犬马齿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: 狗和马老了,牙都掉光了。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臣素有固疾,恐犬马齿穷,不极大恩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犬” 的基本字义: 狗:猎~。警~。~马之

解释成语“犬牙相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犬牙相接: 拼音:quǎn yá xiāng ji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犬牙相错、犬牙相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地形等 成语解释: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 成语出处: 唐·陈子昂《为乔补阙论突厥丧》:“甘州之诸屯,犬牙相接。”英语翻译:fitting in and out, like dog's teeth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白齿青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白齿青眉: 拼音:bái chǐ qīng méi成语简拼:bcqm注音:ㄅㄞˊ ㄔㄧˇ ㄑㄧㄥ ㄇㄟˊ发音:("xxzl.com.4080320415849"); 成语繁体:白齒青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青少年时期 成语解释: 指青少年时期。 成语出处: 明 袁宏道《哭临漳令王子声》诗:“忆昨与君发长安,白齿青眉吐肺肝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论功行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功行封: 拼音:lùn gōng xíng fēng成语简拼:lgxf注音:ㄌㄨㄣˋ ㄍㄨㄙ ㄒㄧㄥˊ ㄈ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6031912250"); 成语繁体:論功行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论功行赏反义词:赏罚不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按功劳大小给予奖赏 成语解释: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。 成语出处: 《

解释成语“齿弊舌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齿弊舌存: 拼音:chǐ bì shé cún成语简拼:cbsc注音:ㄔㄧˇ ㄅㄧˋ ㄕㄜˊ ㄘㄨㄣˊ发音:("xxzl.com.4080227343595"); 成语繁体:齒弊舌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齿敝舌存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谓刚者易折,柔者难毁。语本汉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老子曰:‘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

解释成语“高谭清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谭清论: 拼音:gāo tán qīng lù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等 成语解释: 谭:同“谈”。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谈 成语出处: 《东观汉记·赵勤传》:“到叶见霸,不问县事,但高谭清论,以激励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高” 的基本字义: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低相对:~峰。~空。~踞。~原。~耸。~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

解释成语“齿剑如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齿剑如归: 拼音:chǐ jiàn rú guī成语简拼:cjrg注音:ㄔㄧˇ ㄐㄧㄢˋ ㄖㄨˊ ㄍㄨㄟ发音:("xxzl.com.40806360713729"); 成语繁体:齒劍如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视死如归反义词: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言视死如归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列女传论》:“比夫悬梁靡顾,齿剑如归,

解释成语“知人论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人论世: 拼音:zhī rén lùn shì成语简拼:zrls注音:ㄓㄧ ㄖㄣˊ ㄌㄨㄣˋ ㄕ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71836131280"); 成语繁体:知人論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人论事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鉴别人物的好坏 成语解释: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。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,议论世事

解释成语“祸发齿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祸发齿牙: 拼音:huò fā chǐ yá成语繁体:禍發齒牙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祸从口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: 说话不谨慎会招来灾祸 成语出处: 唐·元稹《戒励风俗德音》:“祸发齿牙,言生枝叶,率是道也。”英语翻译:Calamity comes by means of mouth.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祸” 的基本字义: 灾殃,

解释成语“争短论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争短论长: 拼音:zhēng duǎn lùn cháng成语简拼:zdlc注音:ㄓㄥ ㄉㄨㄢˇ ㄌㄨㄣˋ ㄔㄤˊ发音:("xxzl.com.407181207311"); 成语繁体:爭短論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争长竞短、争长论短、争长争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争长竞短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